一:总体概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 ,实行党政军企合一体制,在自己所辖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是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部)级单位,享有省级的权限。

  兵团地域分布在新疆各地,与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接壤,国境线有2000多千米。兵团辖区总面积7.06万平方千米,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面积的4.24%,约占全国农垦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质原因是由于新疆经济十分落后,百业凋零,物资奇缺,就地解决近20万军队粮饷绝无可能,新疆军区每月派飞机去北京运一趟银元,购粮以供军用。

  鉴于此,毛主席高瞻远瞩,认真分析新疆形势,借鉴历代屯田戍边经验,为了西陲边疆长治久安,决心在新疆大兴屯垦戍边事业。12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决心在全军立即开展大生产运动,从根本上解决部队粮饷问题。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这是1954年10月毛泽东主席对驻疆部队发布的命令,这也是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宣言书。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xjjsbt2.jpeg

  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驻疆人民解放军大部集体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

  毛主席一声令下,解放军驻新疆官兵10.5万人脱下军装、摘掉红领章和红五星帽徽,集体就地转业,扎根天山南北的荒漠戈壁,开始了艰苦创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中坚力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的二、六军。这是一支从红军、八路军延续下来的英雄部队。

  全国解放后,在新疆亘古荒原上谱写了屯垦戍边的壮丽诗篇,并成功地改造了国民党驻疆7万起义官兵。

  他们的英雄业绩将永垂史册,留芳千古,他们激励着年轻一代兵团人在新世纪创造新的辉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前身是由以下三支部队组成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G_9305-1024x768.jpg

1.王震将军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xjjsbt11-1024x683.jpeg

2.新疆警备总司令兼西北行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陶峙岳将军率领的由原驻疆国民党整编第42师起义部队改编的第一野战军第22兵团

3.列斯肯和赛福鼎率领的新疆民族军整编的解放军第5军

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撤销及恢复

  197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各师建制,所属企事业单位全部移交地方管理,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总局。

  王震将军抱病四到新疆,希望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行农工商联合企业,归中央农垦部和自治区双重领导。

  鉴于新疆农垦事业面临的实际状况和兵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邓小平明确指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起来确有必要”,“兵团事业要大发展,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的重任,要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作出新贡献。”

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

  1997年中央正式发文明确规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特殊组织,接受中央人民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其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只是挂名而已),享有省级的权限。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纳入国家一级预算。兵团的党务和税收事务由自治区分管,而行政、司法、经济、财政等则由中央政府管理,并依照国家法律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

  尽管历史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曾经属于新疆自治区管辖,然而现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并不属于新疆自治区领导和管理。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直属中央管理。他和新疆自治区是平级单位,这也体现了中央对新疆的高度重视。

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新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辖14个师,其中10个师与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实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兵团的团级单位除了团场外,还有农场、牧场等,一般统称为“农牧团场”,行政级别为县处级,团场编以数字番号。

  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铁门关市、双河市、可克达拉市、昆玉市、胡杨河市,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

兵团师 成立时间 驻地 农牧团场 备注
第一师 1953年 阿拉尔市 分布在阿拉尔市、阿克苏境内, 1团、2团、3团、4团、5团、6团、7团、8团、9团、10团、11团、12团、13团、14团、16团 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五师,最早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以“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闻名,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
第二师 1953年 铁门关市 分布在铁门关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 21团、22团、24团、25团、27团、29团、30团、31团、33团、34团、36团、37团、38团、223团 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六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
第三师 1966年 图木舒克市 分布在图木舒克市、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 41团、42团、44团、45团、46团、48团、49团、50团、51团、53团、54团、伽师总场、红旗农场、托云牧场、叶城二牧场、东风农场 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四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
第四师 1953年 可克达拉市 分布在可克达拉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 61团、62团、63团、64团、66团、67团、68团、69团、70团、71团、72团、73团、74团、75团、76团、77团、78团、79团 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五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
第五师 1953年 双河市 分布在双河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 81团、83团、84团、86团、87团、88团、89团、90团、91团 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六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
第六师 1953年 五家渠市 分布在五家渠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 101团、102团、103团、105团、106团、芳草湖农场、新湖农场、军户农场、共青团农场、六运湖农场、土墩子农场、红旗农场、奇台农场、北塔山牧场 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七师,即西北野战军新四旅,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第七师 1953年 胡杨河市 分布在胡杨河市、塔城、伊犁州、克拉玛依市境内, 123团、124团、125团、126团、127团、128团、129团、130团、131团、137团 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五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
第八师 1953年 石河子市 分布在石河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克拉玛依市境内, 121团、132团、133团、134团、136团、141团、142团、143团、144团、石河子总场、147团、148团、149团、150团、152团 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六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
第九师 1962年 额敏县 分布在塔城境内, 161团、162团、163团、164团、165团、166团、167团、168团、170团、团结农场 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七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
第十师 1959年 北屯市 分布在北屯市、阿勒泰、塔城境内, 181团、182团、183团、184团、185团、186团、187团、188团 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
第十一师 1953年 乌鲁木齐市 以工业、工程施工为主, 兵团建工、新疆建咨、新疆德坤建材、北新路桥建设 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八师,2014年5月12日,根据中央编办的批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筑工程师””加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建制名称 [11] [17]
第十二师 1982年 乌鲁木齐市 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 104团、五一农场、三坪农场、头屯河农场、西山农牧场、221团、222团 前身是1963年7月自治区党委为推动自治区国营农场的发展,规划设计建立的乌鲁木齐西郊农场管理处,1982年4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划归兵团管辖,2000年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二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
第十三师 1982年 哈密市 分布在哈密市境内, 红星一场、红星二场、红星四场、火箭农场、红山农场、黄田农场、柳树泉农场、淖毛湖农场 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六师,兵团建制恢复后,1982年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2000年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三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 [19]
第十四师 1982年 昆玉市 分布在昆玉市、和田境内, 47团、皮山农场、一牧场、224团、225团 前身是王震将军领导的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战功显赫的老部队,兵团建制恢复后,1982年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田农场管理局,2000年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四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组建了兵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兵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支持兵团进一步发展壮大。

  60多年来,在中央的关怀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兵团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兵团总人口已有300万人,下辖14个师、185个团场(其中建筑工程团11个)、517个独立核算工交建商企业和一批科教文卫体社会事业单位;有11家上市公司、2所大学和1所农垦科学院;有国家级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

今天,身为第三代的兵团人给你介绍一个真实的新疆兵团

  这是50—70年代的事,只有从当年老八路、老知青以及我们的爷爷奶奶口中叙述的往事中知道新疆兵团的历史。

  这是刚进驻新疆时人们住的地窝子,当时根本没有任何的生活条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很特殊的组织,它不隶属于解放军,但是很大程度上又保持了军队编制的特点,如兵团最高长官叫兵团司令员、兵团政委,但严格意义上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不属于军队编制了。

第一师阿拉尔市

  第一师的前身创建于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六军团、著名的三五九旅、一野二军步兵第五师。1949年11月挥师西进驻防南疆。1953年6月5日在阿克苏地区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1975年6月农一师建制撤销,改称阿克苏地区农垦局,隶属新疆农垦总局和阿克苏地区行署双重领导。1982年6月阿克苏地区农垦局恢复原农一师建制。2002年9月国务院批复在兵团农一师最大的阿拉尔垦区设立自治区县级直辖市——阿拉尔市,与农一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2004年1月19日,阿拉尔市正式挂牌成立。

  2013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更名为兵团第一师。第一师阿拉尔市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境内,北起天山南麓山地,南至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东临沙雅县,西抵柯坪县,傍依阿克苏河、塔里木河、台兰河、多浪河水系。地跨阿克苏地区5县1市(温宿县、乌什县、阿瓦提县、柯坪县、沙雅县、阿克苏市)。

第二师铁门关市

  第二师前身是渤海军区教导旅,1947年归入西北野战军编制,为第二纵队独立第六旅,1949年整编为第一野战军二军步兵第六师,1953年部队集体就地转业,改称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二师,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归属兵团建制。

  2012 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从库尔勒市划出与兵团第二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模式。市人民政府驻铁门关市兴疆路1号。第二师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自北向南依次形成焉耆、库尔勒、塔里木、且若4个垦区。师部驻地库尔勒市,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471千米。

  2016年全师土地总面积699043公顷,其中农用地总面积435125公顷,建设用地总面积29367公顷。下辖14个农牧团场、180个连队,有国有工交建商企业24家、上市公司1家、省级工业园区1家和科教文卫事业单位20家。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第三师前身可追溯至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步兵第四师第十二团,1966年在农一师第四管理处基础上整合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

  2004年图木舒克市正式挂牌成立,实行自治区直辖、兵团管理,师市合一管理体制。2012年农三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

  位于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14个县市境内,占地8042平方公里,东西长408公里,南北宽444公里,比邻中亚、南亚8国,周边有红其拉甫等6个一类、二类通商口岸。第三师现辖1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15个农牧团场,195个连队,285多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现有总人口21.49万人,有1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1%,是全兵团各师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师。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

  第四师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五军十五师,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三团、新疆军区通讯团、六军骑兵团合编组成。1954年五军十五师全体官兵集体转业,在伊犁河谷屯垦戍边。

  2012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四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四师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地处天山西部北坡山区,位于伊犁河谷,东起天山那拉提,北东南三面环山,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

  师部驻地伊宁市,距乌鲁木齐市约670千米。2016年第四师土地总面积63.4万公顷,其中耕地13.3万公顷、草场31.2万公顷、林地15.89万公顷。下辖18个农牧团场、206个连队,有173家直属国有工交建商企业,1家上市公司、1个国家级工业园区、2个兵团(省级)工业园区和150家科教文卫事业单位。

第五师双河市

  第五师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六军十六师,这支英雄部队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和延安大生产运动,在延安时期为陕甘宁晋绥联防教导旅,被党中央授予“红星部”番号。保卫延安、解放西安、攻克兰州,这支红星之旅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所向披靡。1949年11月,六军十六师跟随王震将军凯歌进疆,进驻哈密,建政剿匪,屯垦安民。1953年5月,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五师。

  第五师双河市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土地总面积28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万亩,总人口13万,下辖9个团场,其中7个抵边团场,辖区边境线长81.3公里。

第六师五家渠市

  第六师的历史沿革历经红军九十一师、新四旅和十七师3个时期。1927年11月,由黄(安)麻(城)起义组建的工农革命鄂东军,1933年整编为红军三十一军九十一师。抗日战争时期,番号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1938年7月,七七一团与东进纵队的二团、抗日游击独立第二师合编为一二九师独立旅,8月独立旅与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合并,称“青纵”。

  1940年5月青纵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四旅,成为第二个时期的新四旅。1944年2月七七一团和十六团、二十五团组成第三个时期新四旅,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新四旅。1947年10月新四旅和教导旅合编为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称六纵新四旅。1949年1月新四旅改编为步兵第六军十七师。

  1953年6月5日,十七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农业建设第六师,年冬师部迁至五家渠。1954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农六师编属兵团领导。1975年5月农六师建制撤销,农六师及所属单位归昌吉回族自治州农垦局管辖。1982年4月1日农六师建制恢复,2012年12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师部驻地五家渠市,南距乌鲁木齐市32千米,2016年全师土地总面积781400公顷,平原占49.9%,山地和丘陵占31.2%,沙漠占18.9%,下辖农牧团场14个、连队193个。

第七师

  第七师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步兵第九军二十五师,组建于1949年12月。1950年2月进驻垦区,1953年6月部队整编为农七师。1957年3月师部由炮台搬迁至奎屯。农七师先后组建炮台、车排子、下野地、柳沟、奎屯、乌尔禾、精博、塔额、高泉9个垦区。1964年农七师精博垦区部分团场划归农五师(今第五师八十三团、九十一团)。

  1969年4月兵团以农七师塔额垦区8个团场(今第九师一六二团、一六三团、一六四团、一六五团、一六六团、一六七团、一六八团、一七〇团)为基础恢复农九师建制。1975年5月农七师建制撤销,农七师炮台、下野地垦区7个团场(今第八师一二一团、一二二团、一三二团、一三三团、一三四团、一三五团、一三六团)7个团场先后划归农八师,8月农七师师部驻地奎屯设市。

  1978年奎屯农垦局成立,辖一二三团、一二四团、一二五团、一二六团、一二七团、一二八团,一二九团、一三〇团、一三一团、一三七团及企事业单位15家。1982年4月农七师建制恢复,师机关与奎屯市合署办公,1983年1月奎屯市与农七师机关分署办公。2012年12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第七师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部的奎屯河流域,南面天山,北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与乌苏市精河县毗邻。

  师部驻地奎屯市,距离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250千米。2016年,全师辖区总面积4588.8平方千米,拥有11个农牧团场,171个连队,2个兵团级园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9家直属处级事业单位,78家师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完整的两级公、检、法、司、监机构和民兵组织。

第八师石河子市(我的家乡)

  1956年作为第一批支边青年,5万多河南人来到了新疆,其中有近两万人来到了石河子。1958年11月石河子区公所撤销,成立星火人民公社。1961年经自治区批准,星火人民公社划归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至此,石河子成为以农八师为主体,有兵团石河子生产管理处、工程建设第二师参加的共同开发建设的一个垦区。

  1975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其所属师建制撤销,成立石河子地区及石河子市。石河子地区下辖石河子市、沙湾县、玛纳斯县,原兵团在石河子的直属企业、事业单位、农八师全部、农七师下野地6个团场及玛纳斯新湖总场划为石河子地区管辖。

  1981年12月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建制同时恢复,与石河子农工商联合企业为同一机构、两块牌子,继续与石河子市实行政企合一、合署办公。1984年9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石河子市为自治区直辖市,与农八师合组一个党委,称师市党委至今。

  2012年12月24日经中央编办批准,兵团将13个农业师名称更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八师石河子市”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

第九师

  1958年10月农七师成立塔额总场。1959年11月兵团批准塔额总场扩编为农七师第三生产管理处(简称三管处)。1962年4月伊犁、塔城边民越境事件发生后,三管处赴塔城执行代耕、代牧、代管任务。9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组建边境农场带的指示,三管处成立7个边境农场带。

  1969年4月农九师成立,师部驻塔城地区额敏县朝阳区,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580千米。

第十师北屯市

  第十师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1953年骑七师一部、军区后勤部运输处绥来农场和乌苏生产建设大队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十师。1954年兵团成立后隶属兵团建制。2011年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北屯市挂牌成立,与农十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模式。2012年农十师更名为第十师。

  第十师位于阿勒泰和塔城地区境内,西与哈萨克斯坦相邻,东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250千米。师部驻地北屯市,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580千米。2016年全师土地面积38.87万公顷,其中耕地63140.44公顷、牧草地49499.81公顷、林地45188.04公顷。辖8个农牧团场、100个连队,有直属国有工交建商企业44家、兵团级工业园区2家和科教文卫事业单位23家。

第十一师(建工师)

  第十一师(建工师)是兵团唯一集勘察设计、建筑科研、工程施工、建设咨询服务、建材生产、设备安装、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以建筑业为主业的师,也是兵团最早实行撤团建企、政企分开的师。

  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骑兵第八师,1953年6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建筑工程第一师,1975年3月更名为“铁工局”,1983年1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筑工程第一师”,1998年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筑工程师”,2014年4月经中央编办批准加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牌子。根据兵团党委统一部署,2017年5月正式代管五团沙河镇。

第十二师

  第十二师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地腹心区域,镶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辖区横跨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巴音郭楞、和田五地州。十二师前身为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乌鲁木齐市农垦局),由兵团和乌鲁木齐市双重管理。2000年11月经中央编办批复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二师,2012年12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辖区土地总面积457.3万亩,耕地32万余亩。

  全师下辖8个农牧团场(含代管47团)、6个市场、9个集团公司、1家上市公司及4个园区。辖区共有学校、医院、农科所等25个团处级单位,57个基层连队,49个城镇社区,308个基层党支部(党总支),党组织覆盖率100%,党员6405名。除221团位于吐鲁番地区、222团位于昌吉州阜康市、代管47团位于和田墨玉县外,其余5个团场呈扇形环绕于乌鲁木齐市南面、西面、北面,是乌鲁木齐实施城市南控、北扩、东延、西进的重要战略地带。

第十三师

  第十三师前身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1947年归入西北野战军编制,为第六纵队教导旅。1949年整编为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六军十六师。同年11月4日由第二兵团转隶第一兵团建制,进驻新疆哈密。1953年部队集体就地转业,改番号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五师,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归属兵团建制。1963年2月农五师西迁博乐,在哈密设置农五师哈密管理处。1982年4月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副师级)成立。2001年1月经中央批准,升格为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三师(正师级)。

  第十三师位于哈密地区境内,所属团场分布在东天山南北的3个垦区,哈密垦区位于天山以南,巴里坤垦区、伊吾淖毛湖垦区位于天山以北。师部驻哈密市大营房,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594千米。2016年,全师土地总面积75.14万公顷,其中耕地2.64万公顷,草场45.65公顷,林地4.36万公顷。下辖农牧团场8个,连队(作业区)76个,师直属国有工交建商企业17家,1家省级工业园区和68家科教文卫事业单位。

第十四师昆玉市

  第十四师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1954年10月至1975年先后归属兵团农一师、农三师管理。

  1975年兵团建制撤销,归和田行署领导,为和田地区农垦局。1981年兵团建制恢复,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田农场管理局,级别为副师级单位。2000年11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升格为正师级单位。2012年12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

  第十四师地处新疆和田地区,师部驻和田市区,团场分别在皮山县、墨玉县、策勒县境内。2016年全师下辖农牧团场5个、工业企业17家、商贸企业10家、交通单位1家、建筑单位1家、文教卫生单位17家。辖区土地总面积17.19万公顷,其中耕地122平方千米。

总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在特殊的地理、历史背景下成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成立之日起,就继承和发挥人民军队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的光荣传统,60年来在新疆广袤的戈壁荒漠和条件恶劣的边境地带忠实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发挥了其他任何组织难以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