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概况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位于亚欧大陆腹地,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著名的“丝绸之路”在此将古代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多种文明的荟萃之地。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疆的命运始终与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面积为 166 万平方公里 , 约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 ,是全国最大的省区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新疆进入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最早开发新疆地区的是先秦至秦汉时期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羌人、龟兹人、焉耆人、于阗人、疏勒人、莎车人、楼兰人、车师人,以及匈奴人、汉人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柔然、高车、嚈哒、吐谷浑,隋唐时期的突厥、吐蕃、回纥,宋辽金时期的契丹,元明清时期的蒙古、女真、党项、哈萨克、柯尔克孜、满、锡伯、达斡尔、回、乌孜别克、塔塔尔族等,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包括汉族在内的不同民族的大量人口进出新疆地区,带来了不同的生产技术、文化观念、风俗习惯,在交流融合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他们是新疆地区的共同开拓者。

  新疆现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宗教。清真寺、教堂、寺院、道观等宗教活动场所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3万人。其中,清真寺2.44万座,佛教寺院59座,道教宫观1座,基督教教堂(聚会点)227个,天主教教堂(聚会点)26个,东正教教堂(聚会点)3座。

  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坚持政教分离原则。任何宗教不得干预政治、干预政府事务,不得利用宗教干预行政、司法、教育、婚姻、计划生育等,不得利用宗教妨碍正常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不得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主要民族介绍

  目前,新疆共生活着56个民族,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全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其中,超过100万人口的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和回族4个民族,超过10万人口的有柯尔克孜族、蒙古族2个民族。新疆地区既是新疆各民族的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组成部分。

  至19世纪末,已有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满、锡伯、塔吉克、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等13个主要民族定居新疆,形成维吾尔族人口居多、多民族聚居分布的格局。

2.1 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本民族自称,有团结、联合之意。在史书上维吾尔曾被称为“回纥”“回鹘”“畏兀儿”。1935年正式确定为维吾尔,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的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的土著民族。这两部分人于唐开成五年(840)大规模会合,经过逐渐融合,形成维吾尔族。

  2015年末,新疆维吾尔族人口1130.33万人。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文字则曾经使用过突厥如尼文、回鹘文和察合台文。现在维吾尔族使用的维吾尔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维吾尔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萨满教、袄教、摩尼教、佛教等多种宗教。8世纪中叶,回纥人在北方草原打败了突厥人后建立了地域辽阔的回纥汗国。9世纪中叶,回纥汗国崩溃。其部众除少数南下外,其余分三支西迁。迁至今新疆西部的葱岭回鹘和今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回鹘分别建立了地方政权,他们与自古以来居住在南疆的一些操印欧语系语言的部族和先前已分布在此地的汉人、羌人、吐鲁番人,以及后来陆续迁入的契丹人、蒙古人等长期融合,大约在明代,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维吾尔族。10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维吾尔族完成信仰伊斯兰教的过程。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聚居在天山以南的南疆地区,其中沿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吐鲁番和哈密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口占全自治区的90%左右。居住在北疆的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此外,在湖南省桃源、常德,河南省渑池、长葛以及北京也居住着一部分维吾尔族人。

  自古以来,维吾尔族人就有重商、崇尚经商的传统,而“巴扎”就是他们从事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现在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现代工业、经商和其他多种行业。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和田地毯、维吾尔族花帽“朵帕”、玉石、英吉沙的小刀、艾得莱丝绸等多种传统手工制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维吾尔族传统服饰相当别致、鲜艳。男子一般身着短内衣、长裤,外套一件斜领无扣、宽袖,长及过膝的长袍—-袷袢。头戴称为“朵帕”的四棱小花帽,冬季戴圆形皮帽,脚穿长筒靴或毡靴。妇女喜穿用彩色鲜艳的艾德莱斯绸制成的连衣裙,外套背心,脚穿长筒皮靴,头戴小巧精致的绣花帽或纱巾。 在装饰上,妇女喜戴耳环、手镯、项链,并讲究画眉、染指甲、梳长辫,发后别一把星月形梳子做装饰。

  维吾尔族大量的古代文献,民间口头文学是维吾尔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古老的传统,其形式多样,内容大众化,且文体严谨、优美,体裁主要有故事、诗歌、神话、传说、寓言、笑话等。广为流传的有《阿凡提的故事》《毛拉则丁的故事》《赛来恰康的故事》等。 维吾尔族书面文学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学遗产和优美的文学传统。古典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诗歌,广为流传的有《乌古斯可汗传》《福乐智慧》《突厥语词典》和《真理的入门》等。

  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是中国维吾尔族歌舞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集歌舞、民间娱乐融为一体的“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人不可缺少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达瓦孜“高空走绳”是维吾尔族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民间杂技表演艺术。维吾尔族的主要乐器有弹拨尔、热瓦甫、独塔尔、艾介克、苏尔奈(唢呐)、达甫(手鼓)等。

  饮食以面食为主,牛羊肉、馕、抓饭、拉条子、烤包子、帕尔木丁、薄皮包子、馓子、烤羊肉串、曲曲尔、酸奶、瓜果为日常喜爱的食品。禁食猪、狗、驴、骡肉和猛兽凶禽的肉,忌食未经宰杀而自死的动物,也禁食所有动物的血。主要节日为古尔邦节(宰牲节)、肉孜节(开斋节)、诺鲁孜节等。

  维吾尔族人传统习惯的见面礼,不施握手礼,而是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点头、鞠躬,并说:“萨拉木里坤”(意思是“祝福”)。如果一个人一次碰到十几个熟人,对每个人都要点头、鞠躬,把右手放在胸前,同时也要说:“萨拉木里坤”。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是长辈,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礼貌。妇女见面时,就不施这种礼,而是要互相拥抱,右脸面要挨一下,并说:“萨拉木”(“祝福”的意思)。长者见到晚辈时,晚辈要先施礼,现在许多老年人仍保持着这种传统的礼节,不过年轻人见面时,大都行握手礼,并说:“亚克西木塞孜”(您好)。

2.2 汉族

  汉族是由古代华夏族和其他民族长期共同生活,互相融合,于汉朝初期形成,故得名。截至2015年末,新疆汉族人口861.1万人。

  汉代以前及西汉时期,新疆的汉人为“秦人”。春秋战国时期,新疆于阗、若羌一带的玉石已大量运往内地。公元前138年、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即与西域各城邦建立了联系。西汉中央政府从中原黄河流域的山西、河南等地调遣了大量汉人在楼兰、伊循、轮台、高昌等地实行屯田。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之后,屯田规模扩大,屯田官兵带有家卷,世代定居,成为古代新疆居民的一部分。以后历代都有汉族移民进入新疆。清代中期以后,采取在新疆裁兵分屯、兴办实业、鼓励贸易、移民实边政策,汉族人口大批迁居新疆。

  新疆和平解放后,1949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后就地转业,组建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下辖十多个师和100多个农牧团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大批青年支边奔赴新疆并安家落户。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政策,吸引了大批内地各类人才来新疆发展。新疆的汉族人口职业分布广泛,从事多种行业。饮食方面主要以小麦为主,稻米次之,喜吃蔬菜,善于烹饪菜肴。主要节日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3 哈萨克族

  哈萨克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美丽的姑娘、骑士、白天鹅、草原上的自由勇敢的人民等。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文献所载“曷萨”、“阿萨”、“可萨” 当是现今哈萨克“Khazakh” 的音译名。 13世纪至15世纪,哈萨克先民曾因成吉思汗西征而被迫西迁,以后又因为反抗和摆脱他族的压迫和统治而东走得名。2015年末,新疆哈萨克族人口159.12万人。

  其先祖是两汉时期的乌孙、康居等,后又融合大月氏、匈奴、契丹、蒙古等族而形成。哈萨克语言属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哈萨克语可以分为阿尔泰共同语、上古突厥语、古代突厥语、中古突厥语和近现代哈萨克语五个时期。哈萨克族历史上更换过四次文字,早期突厥文、阿拉伯—波斯文、 基里尔文、拉丁文,书面语借用过畏兀儿文、察合台文、托特蒙文、基里尔文 。哈萨克族历史上曾经信仰过原始宗教、景教、佛教等,现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哈萨克族日常食品主要是面食,也食用大米、小米、玉米、大麦等。通常把小麦面粉做成包尔萨克(油炸果子)、馕 (烤饼)、切勒撇克(油饼)、那仁、面片、汤面、疙瘩面等;玉米面、大麦面做成炒面等;小米制成杰恩特等。常用奶食、肉食。典型食品大部分来自畜牧业生产。奶食文化是哈萨克饮食文化重要特征。哈萨克人把奶食泛称为“阿克”(Akh), 意即“白”, 也由此,哈萨克人崇尚白色,即乳汁。哈萨克人珍视乳汁,严禁践踏、泼洒和浪费洁白的乳汁,赋予乳汁——白色神圣和生命的尊严。

  牧区住毡房,农区多住土房、砖房。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通常用动物皮毛制作,服装的衣领、袖口、前襟、下摆以及帽子、靴子等多绣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哈萨克妇女大多擅长刺绣,哈萨克族手工刺绣曾在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上荣获金奖。文学艺术充满草原风情。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曲艺音乐中的典型代表,包括阿肯(民间歌手)弹唱与传统对唱两种形式。喜欢赛马、摔交、刁羊等马上传统体育和娱乐活动,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哈萨克族的先民运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传统医学、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体育游戏等都有丰富的内容。如哈萨克族民间音乐精化“六十二阔恩尔” , 是古代哈萨克人通过弹奏民间传统乐器描绘游牧狩猎生活,讴歌英雄、骏马、美女、山川、草原、大地,直抒哈萨克人的胸臆。这些乐曲有的含蓄,有的奔放,有的沉稳,有的缠绵,有的粗犷,用旋律述说着哈萨克人的生活和情怀。哈萨克民间艺人在演奏乐曲时,首先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叙说乐曲的背景和内容。

  哈萨克族人见面时,都要伸出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说“萨拉木里坤”面对还要问七八个“阿曼”(“平安”的意思),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儿女、牲畜等,不然,则被认为不礼貌。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问候,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抱,表示亲昵和思念。

2.4 蒙古族

  “蒙古”是蒙古族的自称,原是蒙古高原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蒙古”一词是“忙豁勒”的音变,意为“永恒之火”。在古代蒙古语中,“蒙古”这个词是“质朴”的意思。也有人认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

  现新疆蒙古族主要是卫拉特蒙古部和清乾隆年间从张家口迁来的察哈尔,以及阿尔泰乌梁海蒙古人的后裔。2015年末,新疆蒙古族人口18.06万人。

  古代从事畜牧业生产,近代一部分逐渐转事农业。新疆蒙古族的先民原本信仰萨满教,到了17世纪开始转为信仰藏传佛教。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游牧生活特点,不论男女都喜欢穿镶边的宽大蒙古袍,喜用红、黄、绿等彩色绸带做腰带。传统饮食分为红食、白食两种。红食指的是牛、羊等牲畜的肉食,白食指的是奶制品。

  农民住砖房、土房,牧民住蒙古包,图瓦蒙古人还住自建的木屋,现牧区大部分建房定居。卫拉特英雄史诗《江格尔》作为中华民族三大史诗之一在民间广泛流传,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器以马头琴最为著名,传统的娱乐活动有刁羊、赛马、摔跤、射箭等。新疆蒙古族的主要节日有点灯节、春节、麦德尔节、那达慕大会、丰收节等。

  蒙古族现在一般施握手礼,长辈对晚辈说:“赛尤”(你好),晚辈对长辈则说:“赛伴塔”(您好)。但是一般青年人见到老人,却不施握手礼,而是向老人点头、鞠躬,并说“阿莫尔拜塔”(“问安”的意思)。如果和尊贵的客人见面时,礼节十分隆重。当得知客人要来的消息后,要在地界那里等候,并要准备酒肉和奶制品,见面时要敬献酒和哈达,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和真诚。在离别时,也要到地界那里送行,并要敬酒献歌。

2.5 回族

  回族自称“回民”,是在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民族格局、文化传统条件下形成的一个独特的民族。截至2015年末,新疆回族人口101.58万人。

  新疆回族的先民主要是公元13世纪蒙古西征时迁徒来中国的中亚、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士兵和工匠,被编入“探马赤军”,统称为“回回”。他们“上马责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羊”,昌吉、阜康、吉木萨尔、伊犁、和田、喀什等地都有“回回”屯田。现新疆回族大部分是清朝后陆续从陕、甘、宁、青等地迁居而来,多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手工业和商业。通用汉语,语言中保留部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

  新疆回族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民歌“花儿”,信仰伊斯兰教。穿戴整洁、简朴、自然大方,男子戴白色平顶小帽,穿白衬衣外套黑色或棕色坎肩;女子带盖头或纱巾,佩戴首饰。饮食喜食牛、羊、驼肉和鸡、鸭、鱼、兔肉。禁食猪、驴、骡、马、狗等动物肉;以面和米为主食,喜油糕、凉粉和凉皮子、米肠子和面肺子、粉汤等风味小吃。“九碗三行”是回族人的传统宴席。节日主要有古尔邦节、肉孜节。

2.6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为本族自称,其含义一说是四十的复数,可解释为“四十个部落”;还有一说为“草原人”。2011年末,新疆柯尔克孜族人口19.4万人。

  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先祖在2000多年前游牧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后迁居天山西部。在汉代被称为“坚昆”“鬲昆”,魏晋南北朝时被称为“契骨”“纥骨”,隋唐时被称为“黠嘎斯”,宋时被称为“辖戛斯”,元、明时被称为“乞尔吉斯”“吉里吉斯”,清代称为“布鲁特”,辛亥革命后定名为柯尔克孜。主要从事畜牧业,部分兼营农业。柯尔克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柯尔克孜语支,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奴语支,目前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近代中亚流行的察合台文基础上改制的柯尔克孜文。 柯尔克孜族曾经信仰萨满教,清代之后大部分人转信伊斯兰教,也有少数人信仰藏传佛教。

  牧民居住毡房,现定居的农牧民多居住砖房、土房。骏马驰骋、足迹踏遍欧亚草原、天山南北和帕米尔高原的柯尔克孜族创造和演绎了无数英雄主义的史诗,创造了口头传唱文化的一座座丰碑,堪称是英雄史诗的民族。《玛纳斯》《英雄托什图克》《库尔曼别克》等伴随柯尔克孜族走过历史沧桑。饮食主要是牛、马、羊及骆驼肉和各种乳制品。

  传统服饰最鲜明的特征是帽子,男性一年四季头戴灯芯绒圆顶小帽,夏天小帽外面再戴上一种白色羊毛毡帽,帽的下檐镶黑绒边,向上翻,并在左右各开一口,帽顶呈正方形,上缀有缨穗或珠玑。或者是用狐皮、羔羊皮缝制而成,帽檐较宽。女子服饰一般是青年妇女围彩色头巾,中老年妇女披白色头巾,少女喜戴红色蕾丝制的圆顶小帽或戴水獭皮缝制的红色大圆檐帽,帽顶上缀有珠玑和羽毛。妇女喜戴金银首饰,认为有避凶化吉之效用。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等。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

2.7 满族

  满族历史悠久,其先世长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并以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作为自己民族的名称。明朝中期以后,女真人按地域划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部,建州女真的主体部分生活在今辽宁境内,而且是形成满族的核心。自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到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旧称,定族名为“满洲”,最终形成了满族共同体,满族的先民一直以“女真”自称,。2015年末,新疆满族人口2.75万人。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现基本通用汉语文。满族曾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满文。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二人借用蒙古文字创制了满文,史称“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因为老满文字形变化较少,使用起来不方便,1632年,皇太极命令大学士达海对老满文进行了改革,史称:“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满文属拼音文字,有6个元音,25个辅音。

  满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后来信仰佛教。新中国成立后,新疆满族中信教的人越来越少,其信仰习俗和汉族已没有大的区别。满族的祖先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东北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新疆的满族人大部分是在清代被调派到新疆驻防的满洲八旗官兵及被派往新疆任职或被贬发到新疆的满族官吏和自愿迁入新疆的满族人的后代,清乾隆年间满族人曾达到1万人以上。

  满族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说唱文学有乐器伴奏,如满族的《清音子弟书》《八角鼓》等,唱腔和鼓词生动引人。清朝的满族作家有数百人之多,其在诗词文赋、小说戏曲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如被誉为“清初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创作的《饮水集》、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文康创作的《儿女英雄传》等。

  满族传统服饰很有特点,男子自头顶后半部留发束辫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跑褂,腰中束带。妇女头顶盘髻,穿旗袍,着花鞋。饮食以面和米为主,白煮猪肉、萨其玛、火锅独具特色。“口袋房,万子炕,烟囱出在地面上”是满族居室的主要特点。主要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和纪念满族命名的颁金节、腊八节。

2.8 锡伯族

  “锡伯”为本民族自称,在汉文史籍中,有失韦、室韦、失比、西棘、西北、席北、席百、席比、席帛、锡、什伯、犀毗、实伯等多种译音和写法。“锡伯”的称谓与汉字书写在明末清初时确定下来,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一说是鲜卑带钩的名称,即所谓“黄金犀毗”;一说是瑞兽之名;一说是由地名演变而来;还有一说系鲜卑的音转。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民族识别,统一族称为“锡伯族”。2011年末,新疆锡伯族人口4.27万人。

  锡伯族大部分居住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乌鲁木齐市、伊宁市、霍城县、巩留县、塔城市和克拉玛依市。为巩固边防,清政府于1764年从盛京(今辽宁沈阳)、开原、辽阳、抚顺等地抽调锡伯官兵1020人,连同眷属共3275人到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自此形成锡伯族东西分布的局面。

  新疆察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与满语接近,词汇多借用满语。锡伯语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有一定的差异,现代锡伯语口语有8个元音,28个辅音,说话时语速较快,有一定的随意性。锡伯文属拼音文字,有5个元音,18个辅音,10个拼写外来音的字母,形成规范的正音、正字规则。字母的组成部分有字头、齿牙、圈、点、字尾和方向不同的撇及连接字母的竖线,书写时顺序从上到下、款行从左到右。

  新疆的锡伯族曾信奉萨满教,西迁之后许多人转信藏传佛教。新疆的锡伯族有供奉“喜利妈妈”的习俗。以农业为主,兼营养殖业。传统住房为人字形大屋顶土木房,现多数为砖混、砖木结构房屋。传统服饰深受满族影响。男子多穿大襟长袍和对襟短衫,戴圆顶帽,裤脚扎紧;妇女一般身穿旗袍、着绣花布鞋。乐器有东布尔、墨克纳等。以米和面为主食,喜欢喝奶茶。忌食狗、猫、蛇等肉。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西迁节(农历四月十八日)、抹黑节等。射箭是锡伯族群众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享有“射箭之乡”的美誉。

  锡伯族见面时大都施握手礼,并说:“霍卓纳”(您好)。但对老人和长辈却要“打千”,即把左腿向前迈半步,双腿下曲,双手按在左膝盖上问好。每逢过年,儿女们要给父母叩头拜年,然后再给其他长辈拜年。

2.9 塔吉克族

  “塔吉克”为本民族的自称,意为“王冠”。2011年末。新疆塔吉克族人口4.73万人,塔吉克族主要聚居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族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帕米尔高原东部操伊朗语的诸部落,在汉文史籍中,唐代称羯盘托人,宋元时称色勒库尔人。使用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普遍使用维吾尔文。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什叶派,不提倡封斋、朝觐。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种植耐寒作物。

  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分为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种方言。塔吉克族是中国唯一使用伊朗语族语言的民族。由于民族交往频繁,塔吉克语中吸收了许多维吾尔语和部分汉语词汇。许多塔吉克人兼通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塔吉克族普遍使用维吾尔文字。

  牧区的塔吉克族民居一般为低矮的正方形平顶房屋,呈集中密闭式布局。住在县城或附近农村的塔吉克族人的住宅一般为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平房。饮食以奶制品、面食和肉为主。塔吉克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多为口头文学,著名的有《公主堡的传说》《冰山之父》《雄鹰》等。

  塔吉克族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高统帽;女子戴圆顶绣花棉帽,帽的后半部垂有后帘。出门时。帽外加披方形大头巾,多为白色,新嫁娘用红色。男女都穿红色长统尖头软底皮靴,男子平日爱穿衬衣,外着无领对襟的黑色长外套,冬天外穿羊皮大衣。妇女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连衣裙,冷天外罩大衣。

  塔吉克族人注重礼节,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塔吉克族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鹰舞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乞脱乞地尔爱脱(春节)、肖公巴哈尔节、肉孜节、诺鲁孜节、皮里克节、祖吾尔节、铁合木祖瓦斯提节等。 

  塔吉克族的见面礼别具一格,饶有风趣。晚辈见到长辈要先请安,妇女和男性长辈见面,男长者伸出左手,手心朝上,妇女拉着长者的指尖吻一下手心,表示敬意。中年男性与长辈见面时,行握手礼。妇女们见面时,一般要拥抱,年长者吻晚辈的眼和前额,晚辈吻长辈的手。平辈之间互吻面颊或嘴唇。小伙子们见面时,一般有两个动作,一是握手,二是把手送到对方唇边,互吻一下对方的手背。男女互相见面时,女的要吻男的手心,男的则要轻轻地按一下女的头部,以示敬意。塔吉克人十分注重礼节,即使见到素不相识的远道来客,也要热情问候,并把双手拇指并在一起,热情地说:“更艾力卖古卓”(“相互支持”的意思)。

2.10 达斡尔族

  “达斡尔”为本民族的自称,汉文史籍中有达呼尔、达瑚里、打虎尔等不同音译。2015年末,新疆达斡尔族人口0.69万人,主要居住在塔城市、霍城县、乌鲁木齐等地。

  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现普遍使用汉文。许多达斡尔人兼通维吾尔语、蒙古语、哈萨克语。主要信仰萨满教,少数信仰藏传佛教。新中国成立前,因新疆达斡尔来自索伦部而被成为索伦族,1953年正式恢复原族名。新疆达斡尔大多是18世纪60年代清政府从东北调迁来的“索伦营”官兵的后代。以经营农业为主,部分兼营畜牧业,有种植烟草的传统。新疆达斡尔族人的饮食以面食为主,副食品主要有肉、奶和菜类。村庄具有独特风格,依山傍水,多建“介”字形房屋。服装与蒙古族较为相似。

  达斡尔族喜欢跳舞唱歌,边舞边唱,连连呼号,显得刚健豪放。妇女善于刺绣编织,男人们精于熟制皮革,雕刻的烟斗非常精巧。达斡尔族非常喜欢体育活动,主要有赛马、角力和射箭等,曲棍球是达斡尔族男子喜欢的一项传统竞技活动。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族乡被誉为“摔跤之乡”。主要节日为春节、元宵节 、端午节、中秋节等。

2.11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的先民是由属于印欧语系的伊兰人和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昔班尼汗国人民混合而成的。族称来源于14世纪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者苏丹·穆罕默德·乌孜别克汗。2015年末,新疆乌孜别克族人口1.87万人,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

  由于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居相处,大多数人已不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与维吾尔族杂居的南疆的乌孜别克族多使用维吾尔语和维吾尔文字,与哈萨克族杂居的则多使用哈萨克语和哈萨克文。一部分人兼通汉语文。 新疆乌孜别克族大多使用维吾尔语、维吾尔文,少数使用哈萨克语、哈萨克文,在本民族内部仍使用乌孜别克语。早在14世纪,就有乌孜别克人陆续从中亚迁入新疆经商、劳作。元代称其为“月即别”、“ “月祖伯”。明清时期对其多以地名称之,如撒马尔罕人、浩罕人、安集延人、布哈拉人等。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饰以男女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朵帕”为特点。现代乌孜别克族男子一般穿带有花纹的长衫“托尼”,腰间束以各种绸缎、花布及棉料绣织而成的三角形绣花腰带。女子穿手工做的高筒绣花皮靴“艾特克”,其所穿连衣裙“魁纳克”宽大多褶,不束腰带,颜色艳丽。

  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演出的形式主要是独唱,有的歌手自奏自唱,曲调婉转悠扬,歌词内容极其广泛,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以《黑眉毛的姑娘》、《阿以江》、《坦纳瓦尔》等民间乐曲最为著名。舞蹈以“巴斜舞”最能体现其民族风格,舞蹈动作轻巧,富于变化,快速旋转时双臂动作均在腰部以上,舞姿舒展、爽朗,以单人独舞的形式较多。传统的手鼓舞风格别致,引人入胜。

  居住在城市的主要从事商业、手工业,居住在农牧区的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乌孜别克族传统的建筑造型与居室布局、陈设具有典型的中亚西亚风格,喜欢在屋顶上修建一层带阿拉伯伊斯兰风格的圆形拱式顶楼。由于长期与维吾尔族人杂居,因此在风俗习惯、饮食起居、宗教信仰等方面和维吾尔人颇为相近。饮食以面食为主,多吃牛、马、羊肉和奶制品。主要节日为诺鲁孜节、古尔邦节、肉孜节、圣纪节等。

2.12 塔塔尔族

  “塔塔尔”是本民族的自称。“塔塔尔”一名最早出现在鄂尔浑叶尼塞碑文中。中国历史上曾有 “鞑靼”“达达”等不同音译。塔塔尔族, 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塔塔尔”, 是塔塔尔语“tatar” 的汉语翻译名词。 塔塔尔族的称谓是在1934年召开的新疆民众代表大会上确定的。新中国成立后,依照本民族广大群众的意愿,“塔塔尔”一词成为中文书写的族别称谓。 2015年末,新疆塔塔尔族人口0.51万人,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科普恰克语支。

  由于杂居在各民族之间,塔塔尔人很少使用塔塔尔语,而以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为日常交流语言。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新疆塔塔尔族多是19世纪不堪沙俄的压迫而陆续从当时俄国的喀山、斋桑、斜米列契等地迁来的,也有一部分是到新疆经商谋业而定居的。

  塔塔尔族主要从事农业、商业、手工制造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传统服饰方面,男子喜欢黑白两色的丝绒绣花小帽,穿绣花白衬衣,外加黑色齐腰短背心;女子以戴囊有珠子的小花帽为美,喜穿白、黄或紫色连衫带绉边的长裙,再配上花皮鞋和长筒靴。

  塔塔尔族酷爱戏剧、音乐和歌舞,其民歌《巴拉米斯肯》在新疆各民族中流传很广,已成为新疆地区的流行歌曲。此外,《天鹅进行曲》《白河边》《那冈》等民歌也为新疆各族人民所喜爱。其最著名的乐器有“库涅”(直吹的木箫)、“科比斯”(放在嘴唇之间吹的口琴)、二弦小提琴,此外还普遍使用手风琴、曼陀林、七弦琴等。

  饮食习惯以面和米为主食,副食有牛肉、羊肉和各种瓜菜。塔塔尔族忌吃猪肉,禁食驴、狗、骡肉和自死牲畜以及凶禽猛兽的肉,禁食一切动物的血。除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同过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之外,“撤班节”是塔塔尔族群众最盛大的节日,期间,举行赛马、摔跤、拔河、歌舞等群众性活动。

2.13 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一词源自于欧洲古代斯拉夫人的部落名称—罗斯。新中国成立前被称为“归化族”,后改成现名。2015年末,新疆俄罗斯族人口1.18万人,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新疆的俄罗斯族现一般使用汉语、汉文,主要信仰东正教。

  最初于18世纪从俄国迁居新疆,19世纪至20世纪初,较多的俄罗斯人来到伊犁、塔城边境地区,建立了俄罗斯商人和农民聚居点。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人主要从事工商业、运输业和服务业,居住在农村的则大多从事农业、园艺业和养殖业。

  服饰丰富多彩,老年男子多穿制服、马裤、皮靴或皮鞋,女子穿“布拉吉”(连衣裙),中青年多穿各式新潮服装。主食多为自制的烤面包,副食多是俄式煎菜、菜汤和酸菜等,并爱喝放糖的红茶。就餐使用刀、叉、勺,盛汤多用盘子。能歌善舞,踢踏舞、头巾舞闻名遐迩。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报喜节、清明节、洗礼节、谢肉节等。